欢迎登录牧蓝网官方网站

当前位置:首页> 猪弓形虫病的病理特征以及防治措施

猪弓形虫病的病理特征以及防治措施

发表于: 2017-12-27 浏览次数:3016 

分享到:

猪弓形虫病(Toxoplasmosis)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,又称弓形体病。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,宿主的种类十分广泛,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。据国外报道,人群的平均感染率为25%~50%,有人推算全世界约有至少5亿人感染弓形虫。猪暴发弓形虫病时可使整个猪场的猪只发病,死亡率高达60%以上。我国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的分布十分广泛。经全国各地的调查,证实我国各地均有人和家畜弓形虫病。


临床症状

我国猪弓形虫病分布十分广泛,全国各地均有报道。且各地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,发病率可高达60%以上,病死率可高达64%。1050kg的仔猪发病尤为严重。多呈急性经过。病猪突然废食,体温升高至41以上,稽留710天。呼吸急促,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;流清鼻涕;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。常出现便秘,呈粒状粪便,外附黏液,有的患猪在发病后期拉稀,尿呈橘黄色。少数发生呕吐。患猪精神沉郁,显著衰弱。发病后数日出现神经症状,后肢麻痹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在耳翼、鼻端、下肢、股内侧、下腹等处出现紫红斑或问有小点出血。有的病猪在耳壳上形成痂皮,耳尖发生干性坏死。最后因呼吸极度困难和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。孕猪常发生流产或死胎。有的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,甚至失明。有的病猪耐过急性期而转为慢性,外观症状消失,仅食欲和精神稍差,最后变为僵猪。

病理变化

剖检病变的主要特征为:急性病例出现全身性病变,淋巴结、肝、肺和心脏等器官肿大,并有许多出血点和坏死灶。肠道重度充血,肠黏膜上常可见到扁豆大小的坏死灶。肠腔和腹腔内有多量渗出液。病理组织学变化为网状内皮细胞和血管结缔组织细胞坏死,有时有肿胀细胞的浸润;弓形虫的速殖子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。急性病变主要见于仔猪。慢性病例可见有各脏器的水肿,并有散在的坏死灶;病理组织学变化为明显的网状内皮细胞的增生,淋巴结、肾、肝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更为显著,但不易见到虫体。慢性病变常见于年龄大的猪只。隐性感染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在中枢神经系统(特别是脑组织)内见有包囊,有时可见有神经胶质增生性和肉芽肿性脑炎。 

防制措施

治疗

选用磺胺类药一定要选用含有甲氧苄氨嘧啶TMP)的磺胺药。凡磺胺药前加有增效复方两字的代表已加有TMP

如增效磺胺嘧啶钠、增效磺胺-5-甲氧嘧啶、增效磺胺甲氧嗪、复方新诺明等其中任一种。

磺胺-6-甲氧嘧啶(SMM),每天每公斤体重60mg,配成10%的溶液作肌肉注射,用3-5天。

磺胺嘧啶(SD)加乙胺嘧啶,前者按每公斤体重70mg,后者按每公斤体重6mg,每天服药2次,首次倍量,连服3-5天。

胺苯砜(SDDS),按每公斤体重15mg用药磺胺甲基异恶唑(SMZ),按每公斤100mg,每天服药1次,连服2-3天。

增效磺胺-5-甲氧嘧啶(内含10%磺胺-5-甲氧嘧啶和2%三甲氧苄胺嘧啶),按每公斤体重不超过2ml量肌肉注射,每天1次,连注3-5天。

乙酰螺旋霉素,按每公斤体重5mg,每天服2次,首次倍量,连服2-3天。

对于弓形体病,只有磺胺类药物有特效,其他抗生素无效,且使用时必须坚持严格的用药原则:第一,剂量要足,首次剂量要加倍;第二,根据磺胺类药物在体内的维持时间,严格按时用药;第三,不能过早停药,治疗本病的一个疗程需要5~7天,通常到第5天时,猪体温下降,出现食欲,但此时不可停药,必须继续用药1~2天,否则易复发,且复发后治疗极其困难。第四,病重猪用磺胺6-甲氧嘧啶静脉注射,药效快,在暴发期可迅速控制病势发展,用量0.5毫升/千克;待病情缓解后,可减少用药次数,或改为口服疗法。肌肉注射药量大时,一定要采用多点、深部肌注,有利于药物的吸收。

预防

已知弓形虫病是由于摄入猫粪便中的卵囊而遭受感染的,因此,猪舍内应严禁养猫并防止猫进入圈舍;严防饮水及饲料被猫粪直接或间接污染。控制或消灭鼠类。大部分消毒药对卵囊无效,但可用蒸汽或加热等方法杀灭卵囊。应将血清学检查为阴性的家畜作为种畜。英国有人用色素试验进行调查,其结果表明与动物接触的人群的弓形虫血清阳性率很高,因此推断动物在弓形虫病的流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,动物可能是人弓形虫病的贮藏宿主。人们对此应予以足够的重视。

  • 手机网站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技术支持:天祥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