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录牧蓝网官方网站

您好,欢迎来到牧蓝网!

高端访谈

刘国平:猪场守住底线,做好健康管理,造肉成本最低可达5.5元/斤

发表于: 2021-08-11 浏览次数:2622 

分享到:

刘国平:猪场守住底线,做好健康管理,造肉成本最低可达5.5元/斤

在当前非洲猪瘟与行情下行的双重夹击下,猪场如何减耗增效并实现猪群的健康管理,就显得格外重要。7月15日晚,“佰高威盛·大咖来说”栏目特邀生猪健康养殖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、长江大学黑猪研究所所长、湖北共富养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国平教授作客农财直播间,分享猪场防非稳产、减耗增效的健康管理体系实践。

 

“因地制宜、本地化、流程化”制定健康管理方案

 

“健康管理”是近期养猪业常提及的话题。刘国平介绍,健康管理的目标是提质增量、降本增效,通俗的讲就是“给疾病做减法,给效益做加法”,从而达到“多出、快长、品种好、肉质好、病少、感染少、用药少、吃料少”的成果。

 

健康管理有助于猪场“育好种、养好猪”。实践证明,通过健康管理,猪场的造肉成本可从每斤9.0元降到7.5元,再逐步降到6.5元甚至5.5元。同时,疫苗成本方面可实际降低30%-50%,并且猪群发病更少。

 

在非洲猪瘟常态化压力下,猪场更应该做技术体系的突破。刘国平介绍,一些猪场生搬硬套大集团方案,反而造成很大的安全风险,这并不可行。管理方案必须本地化、因地制宜,规程制定流程化。

 

从猪场管理者的角度来说,可以从三方面提升管理水平:

 

一是提纲挈领找差距。作为猪场的发动机,母猪有几个阶段是拉开差距的关键,如断奶后1周、配种后3周、产前6-8周、产前1周和哺乳期。此外,后备种公猪及母猪、种公猪的配种管理、应激和炎症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。

 

二是系统工程补短板。猪场需要制定系统的解决方案,关注小环境控制、母猪精准饲喂驯化和营养调控、配种等多个环节。

 

三是考核优化促执行。猪场常用考核指标有:断奶后一周的发情率(目标:95%及以上)、配种分娩率(目标:一次性配种分娩率90%及以上)、空怀(目标:1%及以下)、流产(目标:1.5%及以下)、产活仔数(目标:13.0或15.0以上)、产健仔数(目标:12.0或13.0以上)、21日龄平均断奶重(目标:6.5kg及以上)、成活率(目标:98%及以上)、精液质量(等级:优)。

 

建立大健康体系,猪场重疾预警成本仅8元/头

 

在健康管理的基础上,刘国平建议行业建立大健康体系,分为“预警--控制--净化”三部分。大健康体系下猪场更加稳定,发病更少,无论非洲猪瘟抑或其他重大病原的预警成本会极大地降低。刘国平介绍,湖北共富牧业及一些合作净化示范场案例显示,每头猪预警费用仅需8元,远远低于目前行业20-100元/头的重疾预警成本。

 

大健康体系主要包括5项工作:1、重大疾病预警。每一次疫情都意味着损失,对于集团场来说,重大疾病预警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损失,这项工作主要依靠核心实验室和区域实验室实现。2、重大疾病的控制与净化。这项工作强调阶段性控制和精准控制,疫苗免疫定型、定量、定点。3、新发传染病的预警与发病风险评估。主要建立蓝耳病、流行性腹泻、丁型冠状病毒、伪狂犬病毒、非洲猪瘟的预警模型。4、疫苗评价与创制。5、精准抗感染体系。猪场以联合科学用药、免疫定制控制为原则,用药前需要明确细菌谱、耐药谱、细菌群和致病谱。

 

其中,刘国平重点介绍了精准抗感染体系。近几年,通过重大细菌的宏基因组监测、致病性监测、反向血清学、分子耐药性监测及联合药敏监测等技术手段的应用,目前猪场重大细菌性疾病防控措施在不断升级。体系化的联防联控极大地减少了细菌病的发生率。

 

猪场须遵循12条疫病综合防控理念

 

在后期健康管理的工作中,刘国平总结了12条疾病防控的重大原则:

 

1、猪瘟、伪狂犬、圆环、蓝耳、口蹄疫等五种疫苗免疫是重中之重,要高度重视。

 

2、猪场安排阶段性免疫布控时,要依据疾病净化中的重大病原预警检测数据的规律以及生产数据。

 

3、疫苗免疫应充分考虑母源抗体中充足的中和抗体(中和抗体有别于ELISA试剂盒等检测的抗体水平)。

 

4、在免疫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疫苗协同或干扰效应,这是猪群保持稳定的前提。

 

5、疫苗免疫设计应充分考虑病毒与细菌的平衡问题,这是应对蓝耳病最好的策略。

 

6、有针对性地防控细菌病,细菌的病原生态学、细菌病的原发与继发或协同发病是细菌性疫苗设计与免疫的关键。当前细菌性疾病主要是通过联防联控来进行控制。

 

7、蓝耳灭活苗的免疫剂量不是越多越好,要做精准免疫,做到精准防控。

 

8、当产房活仔猪成活率在98%及以上时,启动支原体及衣原体的控制与净化。

 

9、现有的免疫设计已经尽可能降低了腹泻综合征的发生率,当出现由新病原引起的腹泻时,需要使用储备技术进行防控。

 

10、口蹄疫常规性与临时性相结合,特别需要注意周边疫情。秋冬季注意特定猪群的监控。

 

11、针对后备猪群,要依据重大病原预警检测结果,提前启动细小、蓝耳、伪狂犬等重大疾病的控制与净化工作。

 

12、所有实操必须遵循生物安全重大原则。

 

 

 

 

在猪场人员管理方面,刘国平拥有丰富实践经验。作为湖北共富养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,刘国平参与编制了《共富能繁、健康、高产养猪手册》、《共富能繁、健康、高产养猪健康管理规划》及《共富能繁、健康、高产养猪健康管理制度》。

 

他建议,猪场人员必须接受养猪健康管理六大技术培训:1、生猪生产关键点健康管理制度培训;2、生猪生产关键点健康管理岗位培训;3、生猪生产关键点健康管理要点培训;4、生猪生产生物安全风险管控点培训;5、生猪安全转移风险管控点培训;6、生猪能繁高产关键新技术要点培训。

 

多手段阻击非洲猪瘟

 

目前猪场一切防控措施都是为了“御敌于场外,限敌于孤岛,阻敌于口鼻”。

 

“近几年养猪业对非洲猪瘟的认知水平提升了,但是猪场的预警水平却下降了。这也与非洲猪瘟毒株的变异有关。”刘国平认为,行业还有很多问题正在研究中,例如自然变异株、疫苗缺失株、野毒株等。目前对野毒株的预警,总体上效果是可以的。但针对变异株的预警,效果亟待提高,专家除了要弄清变异株对猪群的影响外,还需要讲清楚其传播学特征,即在粉尘、气溶胶、土壤、粪便等环境中是否适应、突变以及传播的规律。

 

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、健全的重大风险管控制度实施以及科学的技术预警体系落地,猪场可以做到御敌于场外,这是非瘟常态压力下,阻击非瘟最经济的手段。栏舍消洗从科学上定义就是栏舍的净化,就是要做到快速歼灭栏舍及栋舍内的病毒,而不只是降低栏舍的病毒载量,很多猪场复养失败,很多的时候源自对栏舍消洗的错误认知。

 

当猪场感染非洲猪瘟后,走净化、隔离生产之路是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,最少的猪只损失。刘国平说,与非共舞在非洲猪瘟阻击战中,是属于意识形态的错误,从一种层面上来讲,是一种误导。总的来说,猪场栋舍内的环境不能“与毒共舞”,猪群也不能“与毒共舞”。防控非瘟还是要靠整个体系来维护猪群的安全生产,同时,又尽最大可能去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。

 

互动环节:

 

1、听说近期有些地区疫情有所抬头,您认为猪场在雨季期间最大的风险点是什么?

 

刘国平:雨水的冲刷对生物安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,在生物安全防控上不能有任何懈怠。首先要知道猪场生物安全的漏洞在哪,尽快补上;其次,外来动物如野猫、老鼠这种输入性的传染源要管控住;最后通过技术预警是否有面源性污染,进而辅之以管理的手段,做到“御敌于场外”。

 

2、猪场员工日常工作不到位,有什么好的管理建议吗?

 

刘国平:管控要“因地制宜、因场而异、因人而异、树立底线思维”。猪场管理应该是内紧外松,老板要明确要求什么是必须做的,守住底线,确保病毒不进场。

 

3、您如何看待下半年的猪价?

 

刘国平:猪价受到多方面博弈的影响,包括生猪供应(标猪数量、出栏体重、淘汰母猪进入市场等)、进口肉、储备肉等因素。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,养猪业仍会是朝阳产业,但是猪周期已发生变化,不再是过去3-5年一个周期,未来猪价可能受季节的影响更大。只要把减耗增效做好,每一年都是有利可图,但不会再出现前两年那样的暴利,单头利润可能在50-200元左右。今年8-10月份猪价可能会出现反弹,预计在11元±2元/斤左右。

  • 手机网站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技术支持:天祥科技